English

创新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2000-10-03 来源:光明日报 俞可平 我有话说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与其他行为相比,创新行为有许多明显的特征。

首先,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发现、发明、制造与现存事物不同的新事物,是创新的本质特征。创新不是对事物进行表面的或形式上的翻新,而是一种实质性的变革和改善。所以,创新的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地对事物进行革新的过程。其次,创新是一种学习。创新者把自己的新观念、新方法应用于实际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新者总是密切注意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再次,创新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创新的动力最终来自人类追求社会进步的内在冲动,具有深刻的自觉性。创新的过程,是创新者对现状的一种自觉的变革过程。复次,创新是一种系统性行为。从单个创新行为看,创新的产生有其自身的逻辑体系。有人形象地为创新行为开列了这样一个系谱:社会现实中存在着革新现状的需要和机会个人或群体产生强烈的发明/革新欲望和冲动社会为创新者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发明新的观念、思路、方法、技术、工具、制度等在社会中推广应用上述发明/革新。从社会整体看,各个领域中的创新是相互关联的。科学的发现可能导致技术的革新,技术的革新可能推动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可能导致经济制度的转变,经济体制的转变可能导致政治体制的变革,如此等等。最后,创新是一种风险行为,需要极大的勇气。创新是做前人未做的事情,是对现状的革新,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参考,极可能达不到改善现状的期望值,使创新最终流于失败或无效。此外,创新的成本也可能很高,以至于得不偿失。所以,创新必须有足够的勇气。

人类社会的所有领域都存在着创新的可能,也都需要创新。所以创新的形式和内容千差万别,类型也多种多样。一般地说,可以把创新分为三个基本的类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知识创新的核心内容是新的思想观念和公理体系的产生;其直接结果是新的概念范畴和理论学说的产生,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其直接结果是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体制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社会政治、经济和管理等制度的革新,其直接结果是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使所有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是相辅相成的。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文化基础,没有新的理论学说和公理体系,不可能有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反过来又为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制度创新则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必要的宏观环境。没有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就成了无本之源,不仅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有时甚至效果适得其反,对社会进步起破坏和阻碍作用。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创新,而使制度创新失败的实例在实际生活中时常可见。反之,没有必要的制度创新,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也很难取得理想的社会效果。

总之,技术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硬件”,而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则是社会进步的“软件”,它们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具体地说,创新对于社会进步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首先,创新可以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社会是由活生生的人组成的,正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了社会生活的丰富内容。而人类的所有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思维支配下发生的,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决定什么样的实践活动。思想僵化、教条主义盛行,在实践上必然导致因循守旧。相反,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必然造成社会实际生活中开拓进取、充满活力的局面。

其次,创新是科技进步的决定性因素。科学的本质在于揭示未知世界的规律,技术的本质在于发明改造客观世界的新手段。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新的发现,达到新的认识,创造新生事物,这正是创新的根本功能。创新不但决定性地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也决定性地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明成果及时地转化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最终促进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最后,创新直接推动社会的变革。社会的变革从最终意义上说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最终则体现为一系列的制度变迁,即不断地由先进的制度替代落后的制度。所以,新旧制度的更替,实际上就是一个制度创新的过程。所谓的社会改革,也就是革除一切与人民群众的要求不相符合,与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与时代的特征不相适合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其他社会制度,同时以更新更好的制度取代原来的与现实需要不相适应的旧制度。所以,改革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制度创新的过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